繁體版 | English

用匠心守护好“金字招牌”

  “以最高的标准、最优的工艺、最严的管理,全力以赴将乌东德、白鹤滩两大水电站工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传世之作、世界精品’。”2017年,正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动员大会上,三峡人作出了掷地有声的郑重承诺。七年后的今天,三峡人不负众望,以两座新时代精品工程摘下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的桂冠。

  中国质量奖是由我国政府部门组织评选的最高质量类奖项,历届获奖者以其制造、工程、服务、教育等方面的卓越品质,见证了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跋涉之路。此时,我们为数十年如一日建设传世精品的三峡人感到无比自豪,更深感荣誉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守护好“金字招牌”,决不能止步于荣誉,手捧奖杯之时,我们更需静心思考,三峡人的精品意识因何而立?质量强企之路向何而去?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匠心的国度。“正德、利用、厚生”体现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为国为民的职业操守,也滋养了三峡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文化底蕴。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民族水利史,留下了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体现劳动人民智慧、长久惠及民生的精品工程,为三峡人“治水兴邦、筑坝为民”的初心传承厚植了精神土壤。

  千年大计,国运所系。三峡工程历经百年梦想、半个世纪论证和十七年建设,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大工程。为了对得起这份民族企盼,建设者们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工程质量,形成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三峡技术、三峡标准,创造了水电工程的世界奇迹。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运行,不仅赢得了“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赞誉,也锻造了三峡人筑就传世精品的底气志气。

  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以质量强国建设锻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钢筋铁骨,锚定了三峡人再创精品的使命任务。从三峡出发,三峡人继续在金沙江上锻造新时代大国重器,以乌东德、白鹤滩工程全面建成为标志,成功登上世界水电珠峰。但三峡人并未止步于此,从清洁能源到生态环保,三峡足迹已经遍布江河湖海、戈壁荒漠、雪域高原、城市腹地。在持续的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我们必须时刻坚守质量初心,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近年来,随着三峡集团业务不断向新能源、抽水蓄能、生态环保等领域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的点多面广投资分散,有的项目周期短见效快,生产组织方式与国家重大工程相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无论是机组铭牌还是风机塔筒,无论是污水管网还是岸线整治,它们都与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都代表着三峡人对工程品质的态度与追求,都体现出三峡集团精益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他们都烙刻着同一个名字:中国三峡。

  “不留工程隐患是三峡工程质量的最低标准,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原则。”这是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对三峡工程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中国三峡”品牌质量内涵的鲜明阐释。

  三峡枢纽工程贯彻“双零”目标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和“质量第一”的工程管理方针,不仅顺利建成了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有较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经验的建设管理队伍、设计队伍、监理队伍和施工队伍。正是这些骨干力量,传承了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三峡精神宝贵基因,在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建设中,不断创造了无缝大坝、镜面泄洪洞、百万机组等世界之最,用一张张质量名片,成就了“水电典范、传世精品”的构想。

  “中国三峡”是寄托了中国水电强国梦想、记录从中国建造到中国创造奋斗历程的民族品牌,是一代代三峡人用智慧筑就、用汗水浇灌的质量品牌,代表了国家能力、行业水平和企业声誉,是一块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三峡精神需要薪火相传,“金字招牌”需要精心守护。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中国三峡”四个字,都应是全体三峡人永担肩头的质量责任,以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更高标准,以敢称世界一流的更优质量,为它注入永久持续的生机活力。

  而立三峡,因水而生、向水而兴、逐水而进。荣膺中国质量奖,是荣誉,更是勉励:下一个三十年,无论发展版图拓展到哪里,我们都应牢记“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传世精品”,用匠心守护好“金字招牌”。(齐飞)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7日